深圳某大卖被点名到严抓刷单,亚马逊已变味!
亚马逊上的第三方卖家与平台一直玩着“躲猫猫”的游戏。
你抓,我消停会儿。你不抓了,我就继续闹腾。
只是这次,不一样了!
1.
上一次亚马逊大规模清晰虚假评论依稀是在2月份,那天是雨是晴已无印象,但那天的“屠杀”不少卖家想起来应该还是心有余悸的吧。
转眼近三个月过去,本以为又是一次间歇性的大清洗而已,死性不改想着偷偷上几条评价补补血。
5.14日,日历上并没有写着“忌刷单”三字。但注定会被卖家记住的日子。
当夜幕降临,厄运也一步步到来。“姐夫”的一双大手正在慢慢垂下,又是一次没有预兆的大清洗。
“我直接被删了上千条评论,跟我一样的卖家还有不少。”满脸的不甘,又有点懊悔,惶恐...
果然月黑风高夜,删评行动时。
而且比起2月份的那次,“姐夫”的这次堪称“雷霆行动”(电影看多了的小黑自己命名的)。因为这次的删评不仅数量更多,而且涉及范围广,卖家数量上就多出了一倍。
望着一夜之间无数“裸奔”的李思婷,小黑打油诗一首:
《五月天望姐夫删评》
二月删评已走远,短期理应不再有。
蠢蠢欲动想再刷,岂知厄运正降临。
忽闻一夜姐夫来,千条留评没了踪。
光头操作太强势,五月注定不眠天。
2.
不刷不亚马逊!
刷评,早已成为行业内众所周知的潜规则!只是,做得过了火,就别怪“枪打出头鸟”了。
想想,号称99%的review都是真实合法,是由真正的购物者撰写的亚马逊,《华盛顿邮报》却在一项调查后发现,平台上一些如蓝牙耳机、扬声器等受欢迎的产品,绝大多数review并不真实,很多措辞都是重复的。
而来自中国深圳某电子公司就通过刷review,一下子爬到了亚马逊搜索结果顶端,该公司的一款耳机在短短5天时间内从几个review一下飞跃至近300调review,而且几乎都是五星好评,直至出现在亚马逊搜索结果顶部。(当然,结局是被直接下架......)
这无异于给了亚马逊一个大大的耳光。“姐夫”怎能不恼?
自己一手栽培的卖家“不懂事”,亚马逊也曾“虎毒食子”。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禁止“激励评价”政策,往后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清楚一些不实的消费者账号,而就在不久前,还关闭了数千买家账号。不可谓不痛下杀手。
但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亚马逊的打压,仅仅只是让公开索取review的行为从平台转移分散到各个网络社区中,如facebook。总而言之,刷评已经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背后是一个庞大的虚假评价网络,任凭你亚马逊如何打击,这招不行换那招,总会有应对的方法。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删评运动”拉开了帷幕——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Jeff看着桌上尚未开封的快递盒,会心一笑。吃过早餐,轻轻撕开包装胶带,拿出了盒子里的iphone手机壳,拍下照片,上传到刚刚撰写的亚马逊评价中。
这条评价充满了溢美之词,从手机壳的精美设计到用料,还有一个耀眼的五星好评。
而事实上,Jeff并没有用过这个手机壳。甚至说,他都不是iphone用户。
提交评价后,Jeff把评价的链接发到了一个供有偿的亚马逊评论者使用的Slack频道中,该频道也只有受邀用户可以访问。一天后,Jeff就收到一笔付款:针对他完全用不上的手机壳的10美元退款,以及3美元的刷评费用。
Jeff只是庞大刷评大军中的一个,只是冰山一角。除了手机壳后,LED等、服装、3C电子等等产品,都曾留下他们的刷评足迹,而且无一例外都是极力吹捧该产品如何如何好。
你留评,我要评,各取所需,天造地设。
3.
有人说,“在亚马逊上取得成功的最好方式是获得好评,而获得好评的最好方式就是购买好评。”
一针见血。
一条好的评价,能够让买家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中一眼看上你的商品,“确认过眼神,就是对的商品”。由此带来的效果有二:
一.买家们受刷评影响,不经意地购买了各种劣质的或存在重大缺陷的产品;
二.不刷屏,循规蹈矩的卖家在这个充斥着欺诈性评论的大环境下苦苦维持运营,出路难寻。“现在的卖家秉承公平竞争的原则经营亚马逊,是很难获得销量的。”“虚假review带来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或许可以这么说:其实每个人都不坏,也没想着走捷径。但当其中的一个走了捷径并得到了好处,身边的人一个个跟上,也拿到了好处,等到那个时候,发现自己如果不跟着做根本赚不到钱,甚至活不下去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有时做一些事并非本意,只是无奈。
4、亚马逊风气已乱,若不及时遏制,恐酿大祸。
于是亚马逊三天两头查刷单查刷评,一次有一次的抽风行动,着实让一众卖家内心惶惶。
有看破看透,支持的,“平台严查其实是好事,环境健康对大家都公平,不行的产品直接淘汰,好的产品留下来。做产品做服务,才是一个健康的平台。”
也有担忧未来的,“不刷单或许对老卖家影响不大,本身他们就有流量,偶尔刷几单保证好评就行了。但新卖家怎么办,怎么竞争得过?”
还有扬言不做了的,“现在出单少,亚马逊还这样搞,这样下去还怎么玩,直接弃账号算了!”
无论你有刷单没刷单,刷多单还是刷少单,眼下亚马逊整治刷单行为态度坚决,可不要再乱来了。该收敛还是收敛,顶风作案被抓后果很严重,账号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