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如此重视首页,我还要不要做关联营销?
如果做过国内电商平台转到做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们来说,有一个最直接的感触就是,亚马逊太简单了,几乎没什么好运的,相比于国内电商平台眼花缭乱的“推荐宝贝”和各种脑洞大开的促销活动,不少运营者表示:消费者为了一张20块的优惠券,想了半个小时拼单,而亚马逊这方便要弱化的多。
外国人喜欢有个性简洁的界面,并且平台重视用户体验,而国内电商平台的思路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客户流量锁定在自己的平台内。
正是基于这种思路,亚马逊把买家养成了“买东西就上首页”的习惯,即使你刚在一家店下了订单,再次购买别的东西,也很少有买家愿意跑到卖家的店铺再逛逛其他产品,而是直接回到首页重新搜索。这一点让许多运营者很不爽。好不容易捞到一条大鱼,别人跑过来要跟你共享。
正是基于“重listing,轻店铺”的运营思路在广大运营者心中根深蒂固,运营往往会忽视站内促销工具的使用。那促销工具到底有没有用?
当然有用了,你和大买家的差距往往不在于资金的实力而在于这些细节的处理,比如不少店铺设置了“关联优惠”的促销方式,比如你买了A产品又在同一家店买了B产品,那会给与你一定的优惠。但是不少人会问,前面不是说了几乎没有买家会这样做,为什么还要做这个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工具?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这种方式虽然不能立马转化成订单,但是相当于告诉平台的算法一个重要的信息:A和B产品之间产生了了关联性。
那这种关联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亚马逊为这些关联设置了专门的窗口,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同时购买),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买了又买)和Customers who viewed this item also viewed(看了又看),其实平台自身是比较重视流量桥梁的搭建的,
如果消费者在查看A产品页面,但同时对A产品又不是特别满意,不用着急,在A产品页面中,亚马逊同时为你提供了B、C、D......产品的选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总有一款产品适合你。如果不做这些会怎么样?消费者看到这个商品的listing,不满意,那不好意思,你产品页面展示出的关联产品都是别人家的。